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管我到底是谁,都不妨碍我_攻略殿下成功之后
夜书所见 > 攻略殿下成功之后 >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管我到底是谁,都不妨碍我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管我到底是谁,都不妨碍我

  第一百四十三章不管我到底是谁,都不妨碍我娶你

  阮问颖的心神晃了一晃。

  她垂首低眉地在案后坐着,眼观鼻、鼻观心,打消了动筷的念头,免得膳食才一入口就又听闻杨世醒的惊天之语,使自己殿前失仪。

  陛下倒是狠狠咳嗽了一声,笑骂:“今日不行!父皇还没整理好给你提亲用的礼单呢,去什么去。除非你想两手空空地上门,那倒是可以如愿。”

  皇后徐徐温婉道:“凡皇子亲事自有礼部操办,若赶不及,陛下着了礼部尚书前来便是,毋需烦恼。”

  陛下大摇其头:“不行不行,这是醒儿的人生大事,我身为人父,势必要亲力亲为,怎么能由他人代劳?”

  他对杨世醒道:“赶紧换个日子,别心急想吃热豆腐。”

  杨世醒道:“那就五日后,是儿臣的下一个休沐期。”

  陛下捻指算了算:“也行吧,赶赶还来得及,反正是去你外祖家提亲,不需拘太多礼。”

  安平长公主闻言不满:“皇兄这是什么话?怎么就不需拘太多礼了?”

  “她们自然要问,但我还是比较想知道信王。”她道,“我总觉得他的态度很奇怪,太后寿宴那晚,他明显对陛下等人感到不满,怎么今日却又笑脸相待?他心里在打什么算盘?”

  不过很显然,对方有资格这么说,因为陛下没有丝毫被冒犯的不满,笑道:“妹妹尽管放心,皇兄一定替你做足排场,不比当年求娶你皇嫂的时候差。”

  她忍不住询问了一声:“母亲有什么事要和舅母商量?”

  安平长公主这才心满意足地笑语:“那妹妹就在这里谢过皇兄了。”

  “妹妹可把话说在前头,想要娶我们家的颖丫头,势必要三媒六聘、三书六礼,少了哪一样都不行,且排场不说冠绝长安,也绝对不能比其他人小,让颖丫头被人看轻了。”

  对方笑容款款:“自然是你与你表哥的亲事。别看你舅舅方才说的笃定,真要他大包大揽啊,不知道会出多少差错,连吉日都能忘卜,还能指望他什么呢?娘可不能让你的终身大事被搞砸了。”

  倒是信王轻咦一声,道:“弟弟虽然没有嫁娶儿女的经验,但也知道提亲是要看吉日的,皇兄怎么不先去请真人算上一卦,再让侄儿空出相应的日子?”

  “我查出来的。”

  三月春风和煦,正是万物苏生的时节,宫道两旁绽红抽绿,点翠出新,景致分外迷人。阮问颖却没有一点赏景的心思,一路无话地跟着杨世醒回到了含凉殿。

  杨世醒在凭案边坐下,施施然拿过一卷书,翻开垂眸道:“不奇怪。他在那日之后与皇后会过面,许是得了什么话,把心结解开了,便有了今日这般的行止。”

  用罢之后,阮问颖本以为要和母亲一块离宫,没想到安平长公主却道有事要和皇后相商,让她先随杨世醒回含凉殿。

  才至曲泉阁,让周围侍奉的宫人都下去,尚不及坐稳,她就迫不及待地询问道:“你觉得信王对我们这桩亲事是怎么想的?”

  “你怎么知道?”

  他嗯了一声:“私下会面。”

  杨世醒看她一眼,微微一笑:“我还以为你要问你娘和皇后的事。”

  最终,陛下决定明日一早携皇后前往三清殿,亲自替杨世醒求占吉日。

  阮问颖听了,没有再说什么话,乖巧地颔首应了一声,同杨世醒一道拜别长辈,出了紫宸殿。

  午膳在一派和乐融融的氛围中过去。

  阮问颖吃了一惊:“什么?他见过皇后?他们——他们是单独见面的吗?”

  陛下笑容一顿,恍然拍额:“正是!朕怎么就忘了这茬呢……”

  阮问颖不觉得陛下亲自上门提亲有哪里排场小了,更确切地说,这等天大的荣耀是旁人家想都不敢想的,恐怕也只有她的母亲会这般挑刺。

  “那——这件事陛下知道吗?”

  “我都知道的事,陛下有多少可能不清楚?”

  阮问颖不可置信。

  “……这怎么可能呢?”她喃喃轻语,“信王我可以理解,可是皇后她——怎么会——”

  难道皇后对信王余情未了?

  阮问颖的心底浮现出这么一个想法。

  她不敢把此宣之于口,小心觑了一眼似是在认真看着书的杨世醒,慢慢走到他身旁坐下,迟疑道:“他二人在相见时谈了什么话,你……清楚吗?”

  “不清楚。”他淡淡道,“我还没有那么神通广大。”

  闻言,阮问颖不知道是该感到失望还是放松。

  倘若他们能知晓那场谈话,或许就能知晓当年的真相,但万一皇后和信王谈的是些……不怎么好的事情,那还是不要让他们知道的好。

  而且她也拿捏不准身旁人现在的心情,干脆换了个方向询问:“那……你觉得,信王和当年的事情有关吗?”

  信王虽然常年在外漂泊,以至于她长这么大了才头一次与对方见面,但既然她的母亲能怀疑杨世醒是否为其之子,就说明皇后怀有身孕那会儿,他是在长安的。

  而这一场偷梁换柱的戏码能把两位公主都牵扯进去,那么再多加一名王爷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
  “暂时还不清楚。”杨世醒道,“我正在查。”

  “这样……”阮问颖应了一声。

  她在心里默默想着,如果信王真的和这件事有关,那陛下岂不是太过可怜了?被妻子和兄弟联手蒙在鼓里……

  曲泉阁里陷入短暂的寂静。

  杨世醒打破了这阵沉默:“在想什么?”

  “在想你的这件事。”她恹恹道,“我总觉得,在关于你的身世上面,长辈们似乎都有不可对人言的秘密,把整件事搞得扑朔迷离,让我连被你提亲都不敢太过高兴……”

  “有什么好不敢的?”杨世醒终于正眼看了她一回,“我们俩之间的亲事和我的身世是两码事,不管我到底是谁,都不妨碍我娶你,你尽管高兴。”

  她小声哼唧:“还说我呢,我瞧你也不怎么高兴。紫宸殿里没几回笑脸不说,在这里竟干脆捧着一本书看了,你有把我们之间的亲事放在心上吗?”

  “怎么没有?”他道,把书卷往她手里一塞,“你看看这上面写的都是什么?”

  阮问颖有些不情愿地低头看了一眼。

  然后她就发现,这本书为礼书,被他翻到的那一页上记载了提亲一事的相关礼仪,从古至今、官方民间都有,撰写得格外详实。

  她的脸有些红了。

  半是甜蜜、半是羞愧地低声道:“你看这些做什么……皇后殿下不是说了吗,这些自有礼部裁夺,不需要你劳心费神……”

  “陛下也说了,他要亲自操办这门亲事。”杨世醒道,“而我和你娘一样,对陛下不放心,特意命人寻了这本书来,使自己在心中有个数,免得到时候出什么差错。”

  阮问颖听了,没说什么,莞尔漾出一抹动人的笑影,把目光从他脸上收回,落进书卷中。

  杨世醒把她的神情变化看在眼里,也露出一个笑:“怎么,现在可还觉得我对我们间的亲事不上心了?”

  她笑着摇摇头。

  “对了,”她想起一件事,“娘说要找皇后商量我们之间的亲事,但我总觉得这不是她们的真实目的,我……我觉得她们会谈你的身世。”

  “所以?”他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表情,“你想让我派人去偷听她们在讲些什么?”

  阮问颖自然不会那么天真愚蠢,低声道:“我只是有些不明白,在她们心里,你不过是一个来历不明的孩子,她们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和陛下那般说笑的?”

  尤其是她的母亲,言谈举止毫不客气,好像真的把杨世醒当成了陛下的孩子,对后者提出堪称苛刻的要求,她是怎么能做到的?难道不会觉得心虚吗?

  “你不是她们,当然不能明白。”杨世醒抽走她手里的书卷,重新翻看起来,片刻后把它合上,置于一旁的凭案处,不知道是看完了还是没有了再看下去的心思。

  他道:“之前张家的事我还没有说完。对于皇后生产当晚的男婴,贞妃很迷惑,不确定到底是什么情况,这么多年一直在派人查探,但都没有查到什么。”

  “直到去岁,她才通过服侍过真定大长公主的旧人确定了一件事——在皇后生产那晚,阮家曾派人从宫外抱进来过一名男婴。”

  “什么?”阮问颖猛地一惊。

  杨世醒这段话里的含意之多,让她几乎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。

  “那名服侍过祖母的旧人是谁?怎么会被贞妃找到?吐露之事又是真是假?和阮家有什么牵连?难道参与进这件事里的,还有我们不知道的阮家人吗?”

  她简直有些慌乱了。

  “别着急,”杨世醒安抚地握住她的手,“我一件件慢慢和你说。”

  原来,真定大长公主曾有一名心腹犯了过错,被委以重任将功折罪,而这重任便是寻找与皇后产期相近的产妇,抑或是早产的婴儿。

  在皇后成功产子后,那名心腹被大长公主赐予千金,衣锦还乡,不想在回途中遭遇追杀。幸而其早有准备,逃出生天,隐姓埋名地生活在乡下,最终被张家人寻得,道出了当年所知的实情。

  “那人虽保住了一条命,却也付出了代价,瞎了一只眼,没了半个手掌,脸也毁了,人不人、鬼不鬼地活着。虽说是张家派人找到了她,但依我看,她是特意找上的张家,为了报当年之仇。”

  “吐露之事即便为假,也定是有相应的证据,不然反会让大长公主借此翻盘。她既然能从大长公主手底下逃生,想来是个有谋算的。至于阮家,则单纯是指真定大长公主,没有旁人,你且放宽心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yssj.cc。夜书所见手机版:https://m.yssj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