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22 车上安炸药?_四合院里的读书人
夜书所见 >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> 1422 车上安炸药?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1422 车上安炸药?

  “一,二,三,四。”

  “一二三四!”

  清晨,呼喊的号子声每天准时响起。

  这里是机械厂后的训练基地。

  对于这些声音,机械厂里早就见怪不怪了。

  如今,在这里训练的不仅有新组建的护卫队,还有工厂的保卫科人员,以及各个分厂的轮换人员。

  按照杨小涛与梁作新的规定,各个工厂保卫科每半年轮换一次,凡是保卫人员都要来总厂集训一个周。

  当然,二分厂因为太远,除外。

  而且驻守各分厂的保卫人员,每半年还要调整一次。

  这些,梁作新也没意见。

  训练场上,杨小涛穿着短袖正在跟着众人跑步,周围前后都是汗水的气息,整个队伍里散发着热量。

  这些天,杨小涛有空就来跟着一起训练,有时候一待就是一天。

  如此一来,整个人都变黑了,却看上去更加结实。

  也更加精神。

  跟着训练的士兵亲眼见证了杨小涛的成长,从一个人到一个兵的成长过程。

  从最初的惊讶,到后来的震惊,最后便是现在的敬佩。

  以及,服从!

  这是他们对杨小涛态度变化的最直接体现。

  当初这训练场就是按照杨小涛的提议做出来的,众人原以为没啥作用,不就是跑跑跳跳嘛。

  可随着一段时间训练下来,众人就体会到这种好处。

  尤其是障碍赛,一番冲刺后,迅速进入作战状态,往往越快的人,拥有更多的时间调整状态,然后将手上的子弹打出去。

  真实的战场上,根本没时间让你去好好瞄准,可就是快了一秒钟,就能对着扣动扳机,先打一梭子再说。

  所以众人体会到好处后,对提出这些训练方法的副队长,多了份赞同。

  而现在,杨小涛不仅跟他们一起训练,还做的更好。

  那一套障碍下来,已经刷新了队里的最好成绩。

  而且杨小涛的射击技术越来越好,现在三十米靶子基本上不用瞄准,抬手就射,枪枪上靶。

  除此之外,在机械厂这里,他们吃的好,生病有人看,家里有点事,机械厂也给处理掉。

  战士们清楚,这一切,都有杨小涛的身影。

  能同甘共苦的训练,还能关怀他们的生活,杨小涛的地位迅速提高,也快速融入到队伍当中。

  在战士们的心里,杨小涛不仅是机械厂的领导,更是他们的队长。

  训练场上的努力,训练场下的关怀,也让他们迅速融入机械厂这个大环境中。

  而他们的使命,永远记在心里。

  那就是杨队经常说的,保护机械厂,就是保卫国家财产。

  对此,杨小涛看在眼里,心中宽慰。

  果然,太爷说的没错,融入队伍最好的办法就是同甘共苦,同甘不一定会收获对方的好感,却让对方明白,你不是一个自私的人。

  而共苦一定会被认可,成为自己人。

  这段时间的付出,没有白费。

  队伍跑完早操,杨小涛跟着众人一起前往食堂吃饭。

  “杨队,梁队找你!”

  就在杨小涛端着大缸子准备吃饭的时候,王浩小跑过来,对着杨小涛说道。

  “啥事!这么急?”

  王浩摇头,“不知道,好像是来了一个人,不认识。”

  杨小涛心中一动,突然笑起来。

  “走,咱们的专家来了!”

  “专家?”

  王浩诧异着,在杨小涛面前,在杨小涛面前,谁还有资格称为专家?

  不过杨小涛这么说了,王浩也没说别的,跟着杨小涛离开食堂,前往办公室。

  两人来到办公室的时候,就看到屋子里一个穿着粗布衣服的中年人。

  在他身边还放着一个背包,上面挂着茶缸毛巾乱七八糟的小东西,最上面还盖着一个斗笠。

  这副模样,就跟个乡下老农差不多。

  杨小涛进来,中年人回头看过来。

  方脸大眼睛,脸上的皱纹更显忠厚老实模样。

  “小涛,来!”

  梁作新见杨小涛过来,立马拉着来人过来,“这是我跟你说起的,包一斤。”

  “这就是机械厂的领导,也是找你的杨小涛同志!”

  杨小涛立马上前,伸出手,对方赶紧握住。

  手掌粗糙,还有厚厚的老茧。

  一看就是经常干活的人。

  “包同志,一路辛苦,快快坐下。”

  杨小涛热情招呼着,这人可是未来计划里重要的一环。

  或者说,这人参与的研究,将为杨小涛带来重要的“资本”。

  “杨,杨队。你好!”

  包一斤说话有些激动,沧桑的脸上更是有些不知所措。

  梁作新见了主动替他解释起来。

  “老包跟我是一个连队的?”

  “以前没吃的,他爹娘就希望他一顿能吃一斤,吃的饱饱的。”

  “后来进了队伍,那饭量可不止一斤啊!”

  闻言包一斤笑着,有些难为情。

  杨小涛也笑起来,“没事,来机械厂,别的我不敢说,这饭菜还是管的起的!”

  包一斤笑着,突然感觉来到这里,也不错。

  随后交谈中,杨小涛也得知包一斤的情况。

  他跟梁作新一起打过仗,是连队里有名的火药手,用多少量的火药来爆破,用多大的份量来配比,甚至打仗时候,火药不够用了,还会配一些黑火药,可谓是个多面手。

  可后来因为年纪大了,就选择了离开连队回到家里,在湘西老家结了婚,有了孩子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yssj.cc。夜书所见手机版:https://m.yssj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